今天和同事聊天,他突然说道:“要是到了咱们这30来岁,找工作还用简历的话,混的就很差了。”我听后不以为然。
到30岁以后,不靠简历找工作的人一般有2个特质,一是自身有很高的成就,在业界有很强的IP效应,大家都知道他的实力;二是人缘和能力平衡很好的人,被曾经的同事内部推荐给了新公司,不管哪种情况,本质都是需要“简历”的,只是他的简历被其他方式代替了而已。
一、高成就其实就是求职者无形的简历
众所周知,每个公司都希望自己的品牌是名牌,从省名牌牌到全国名牌,再到世界名牌,为什么它们要追求名牌而不是只做好产品?原因是名牌就代表着产品优质,代表着在一定范围的知名度。
比如你是省名牌,那么你在省内大家都认,都会购买,你是全国名牌,那么在全国同等条件下大家就会购买,著名品牌本质就是好产品的代名词,相当于该产品的“简历”。
回到求职者本身,他做出的成就其实就是他的无形简历,只要谈到他的成就,就相当于他有这个胜任力,就不需要书面的简历来证明他的能力了。
二、前同事内推入职,前同事就是你的活简历
对于能力和人缘均衡好的人,也是不需要简历的,因为前同事在内推你的时候,他们已经和新公司的HR无形中担保了你的能力,直白说就是你的简历通过前同事转述给了新公司HR。
从表面来看,你没有拿出书面的简历,实质是新公司的HR相信了前同事对你履历的认可和担保,当然内推成功需要前同事同样优秀的前提下,不然HR是不会相信前同事推荐的。
因此我们在工作中,能力提升是一部分,处理好与同事间的人际关系也相当重要。
俗话说得好:多一个朋友多一条路,实质说的就是朋友提供的信息很重要,毕竟一个公司就是一个“牢笼”,在里面的人,永远也不知道外面有哪些对自己有利的信息,每天只是被公司制度同化而已。
三、你所做的每一件大事都是你简历的竞争力
上面的2种情形,其实都比较少数,我们大部分人每天的工作其实就是公司到家两点一线,成就也是普通、平凡的成就,所以我们找工作都是要简历的。
对于我们普通人在工作中,做的每一份大事,或者超出普通人能力的事,我们都要认真对待,因为在求职时,HR不会看你日常的小事,只会参考你曾经做过的大事。
因此我们在日常工作中,要有收集工作中做大事过程的习惯,大事的数量基本在简历中要保持5条以上,如果出现更大的事,就删除以前不怎么大的事。
这样你求职的时候,就可以顺其自然地呈现你能力强的一面,而不是等到要求职时,才“就地取材”,着急忙慌现寻找简历的竞争力,那时就为时已晚了。